初一上學期生物?那么,初一上學期生物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初一生物試卷答案一、選擇題 (60分)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C B D D C C D A C C C B D B C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A A D B D D C D D A B D B D D二、填空題(14)1.細胞壁、細胞膜、細胞質(zhì)、細胞核2.無機物,水,無機鹽,有機物,糖類,蛋白質(zhì)3.生物圈4.DNA、蛋白質(zhì)5.空氣、溫度三、判斷題 (5分)1.、2、 3、4.( × ) 5.( √ )四、解答題(10分)1.(6分)(1) 保護、支持 (2)細胞膜(3) 5 液泡 (4) 4 細胞核(5) 葉綠體、中央大液泡 2.(4分)(1)吃與被吃的關系 (2)細菌、真菌等 (3)太陽能(4)魚五、簡單題(共10分)1.(4分)相同點是兩者都有細胞膜、細胞質(zhì)、細胞核;不同點是植物有細胞壁、葉綠體、液泡,而動物細胞卻沒有這些。2.(6分)(1)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。分裂時,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,隨后,細胞質(zhì)分成兩份,每份各有一個細胞核。最后,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,形成新的細胞膜,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。(2)細胞核分裂時,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。染色體的數(shù)量在細胞分裂時已經(jīng)加倍,在細胞分裂過程中,染色體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,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。(3)重要意義:細胞核中有遺傳物質(zhì)DNA,而DNA就是染色體的重要成分,細胞的分裂實現(xiàn)了染色體的復制和均分,也實現(xiàn)了遺傳物質(zhì)DNA的復制和均分,因此保證了通過細胞分裂產(chǎn)生的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物質(zhì)相同。
第一單元 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
第1課 向人性扼殺者宣戰(zhàn)
1、發(fā)生的背景:14世紀前后,處于歐洲貿(mào)易最繁華的地中海區(qū)域的意大利,興起了很多城市國家,開始產(chǎn)生新興的資產(chǎn)階級。他們不滿教會對精神世界的控制,提倡人文主義思想。
2、首先發(fā)生在意大利的原因:意大利最早出現(xiàn)資本主義萌芽。
3、核心思想:人文主義思想,即要求以人為中心,而不是以神為中心;提倡發(fā)揚人的個性,追求人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的幸福。
4、文藝復興的實質(zhì):資產(chǎn)階級思想文化運動的興起,它是資產(chǎn)階級叩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。
5、代表人物和成就:
但丁——意大利——文藝復興先驅(qū),《神曲》(被認為是歐洲開始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過
渡的標志。)
達芬奇——意大利——《蒙娜麗莎》《最后的晚餐》
莎士比亞——英國——《羅密歐和朱麗葉》(四大悲劇《哈姆雷特》《 奧賽羅》《 李爾王 》
《麥克白》)
哥白尼——波蘭——提出太陽中心學說
6、文藝復興的歷史意義: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,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(chǎn)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。

初一(上)生物復習資料
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
第一章 認識生物
1、生物的共同特征特征: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(yǎng)。2生物能進行呼吸(絕大多數(shù)生物需要吸入O2,呼出CO2 )3生物能排除身體內(nèi)產(chǎn)生的廢物。4生物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。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。6除病毒外,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。
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
1、生物圈的范圍:大氣圈的底部、水圈的大部、巖石圈的表面。
2、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: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、陽光、空氣和水、適宜的溫度、一定得生存空間(非生物因素)
3、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: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:撲食、合作、競爭。
4、生物的適應性:現(xiàn)存的每一種生物,都具有與生活環(huán)境相適應的形態(tài)結構和生活方式,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。
5、生物對環(huán)境的影響:例如:蚯蚓松土、胡楊固沙等。
6、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:在一定得區(qū)域內(nèi),生物與環(huán)境多形成的統(tǒng)一整體叫做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。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由生產(chǎn)者(綠色植物)、消費者(人和動物)、分解者(細菌和真菌)
7、食物鏈:消費者和生產(chǎn)者之間的關系,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,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。畫食物鏈的方法:箭頭由被吃者指向捕食者。食物鏈彼此交錯,形成食物網(wǎng)。
8、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中的物質(zhì)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(wǎng)流動的。
9、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具有一定得自我調(diào)節(jié)能力。
10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的主要形態(tài):森林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、草原……、海洋……、淡水……、濕地……、農(nóng)田……、城市……。
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
第一章 觀察細胞的結構
1、植物細胞 (P45頁示意圖)
2、動物細胞 (P48頁示意圖)
第二章 細胞的生活
1、細胞各部分的功能:
細胞膜:控制物質(zhì)的進出
葉綠體:光合作用
線粒體:呼吸
細胞核:遺傳信息庫(DNA是細胞核中存儲信息的物質(zhì)、DNA和蛋白質(zhì)組成染色體)
2、細胞中的物質(zhì):水、糖、無機鹽、脂質(zhì)、蛋白質(zhì)、核酸、氧等
5、細胞的生長、分裂、分化: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(tài)和數(shù)目相同、遺傳物質(zhì)一樣。(P59頁)
第三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
1、動物體的結構層次:細胞生長、分裂、分化——組織——器官——系統(tǒng)——動物體
2、植物體的結構層次:組織——器官——植物體
3、人體的八大系統(tǒng):運動、消化、呼吸、循環(huán)、泌尿、神經(jīng)、生殖、內(nèi)分泌
4、植物體的六大器官:根、莖、葉、花、果實、種子
5、根尖的區(qū)域由下往上分為:根冠、分生區(qū)、伸長區(qū)、成熟區(qū)(66頁)
6、植物的主要組織:保護組織(根、莖、葉的表皮)、疏導組織(植物體的導管)、營養(yǎng)組織(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)、分生組織
7、單細胞生物:只有一個細胞構成,如酵母菌、草履蟲、衣藻、眼蟲、變形蟲等(68頁)草履蟲的結構和生活(70頁)
第四章 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——病毒
1、病毒的種類:動物病毒、植物病毒、細菌病毒
2、病毒的結構和生活:病毒由蛋白質(zhì)外殼和內(nèi)部的遺傳物質(zhì)組成,沒有細胞核。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里生活繁殖。(73頁)
3、病毒與人類的關系。危害人類健康、利用病毒研制疫苗。
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
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
1、藻類植物:生活在水中、沒有導管、沒有根莖葉的分化、孢子繁殖(水綿、海帶)
2、苔蘚植物:生活在陸地陰暗潮濕的環(huán)境中、有導管、有莖和葉、有假根、孢子繁殖(墻蘚、苔蘚)
3、蕨類植物:生活在陸地陰暗潮濕的環(huán)境中、有導管、有根莖葉的分化、孢子繁殖(腎蕨、滿江紅)
4、種子植物: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
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
1、菜豆種子的結構(85頁圖) 2、玉米種子的結構(85頁圖)
3、種子萌發(fā)的條件:適宜的溫度、一定得水分、充足的空氣、完整的胚、已過休眠期
4、種子萌發(fā)的過程: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轉運給胚根、胚芽、胚軸。胚根發(fā)育成根、胚軸伸長、胚芽發(fā)育成莖和葉(94頁)
5、植株的生長需要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:無機鹽
6、植株生長需要的無機鹽有:含氮的、含磷的、含鉀的。
7、缺氮時植株矮小,葉片黃化,花芽分化延遲,花芽數(shù)減少,果實小,坐果少或不結果,產(chǎn)量低,品質(zhì)差。
8、缺磷時缺磷時幼芽和根系生長緩慢,植株矮小,葉色暗綠,無光澤,背面紫色。
9、缺鉀時植株抗逆能力減弱,易受病害侵襲,果實品質(zhì)下降,著色不良。
10、植株的枝條是由芽發(fā)育成的(98頁圖)
11、花的結構(102頁圖)
12、受精的過程:花粉落到柱頭上以后,在柱頭上黏液的刺激下長出花粉管,花粉管一直伸長達到胚珠,花粉管中的精子隨花粉管向下移動,最終進入胚珠內(nèi)部,與卵細胞結合,形成受精。(103頁圖)
13、果實和種子的形成:
子房——果實
子房壁——果皮
受精卵——種子
胚珠——種子的胚
花瓣、雄蕊、花柱——凋落
第三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(huán)
1、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:植物體內(nèi)充滿水時,植株才能硬挺,保持直立;葉片才能舒展,有利于光合作用;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體吸收并運輸?shù)礁鱾€器官。
2、根部的根毛:吸收水分
3、導管的作用:向上運輸水和無機鹽(111頁圖)
4、篩管的作用:向下運輸有機物(111頁圖)
5、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“門戶”,又是氣體交換的“窗口”(115頁圖)
6、蒸騰作用的意義:(1)蒸騰作用能夠帶動植物體內(nèi)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和向上運輸,給葉片源源不斷地提供原料。(2)散熱 (3)提高大氣濕度,增加降水
7、生物圈的水循環(huán)(116頁圖)
第四章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
1、光合作用
二氧化碳+水 有機物+氧氣
光和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主要是糖類物質(zhì);光合作用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,儲存在有機物中
2、植物用有機物來構建植物體
細胞壁——纖維素
細胞膜——蛋白質(zhì)、脂質(zhì)
DNA——蛋白質(zhì)
3、呼吸作用
有機物+氧氣→二氧化碳+水+能量
(儲存著能量)
植物靠呼吸作用把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,供自己的生活利用。種子在萌發(fā)的過程中也需要呼吸。
4、呼吸作用是生物共有的特征
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
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,超過了呼吸作用對氧氣的需要,剩余的氧氣排放到大氣中;綠色植物還通過光合作用,不斷地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,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。
生物課是我們初中一年級學生新接觸的一門學科,是一次神秘的旅行,讓我們走進大自然的空間、探索人體的奧秘、訪問微生物的世界。可是有些同學卻不能適應它,對它感到陌生、茫然,仿佛生物是他們的敵人。
要想化敵為友,首先要上課時認真聽好每一個知識點,要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,把基本知識掌握,以便在做題時靈活運用。上課時應該跟著老師思路走,認真記筆記,對每個知識點了解透徹,老師講解習題時,更要仔細,弄懂為什么要這樣做,以及會做錯的原因。如果能在每堂課四十分鐘就把以上幾點都做到,那就很不錯了。
當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那樣的,如果不行,你就要多加時間去了解它。課后去問老師、同學,看參考書。多在不懂的地方花時間,認真做作業(yè),不要抄襲,要通過自己思考得到的答案才是最有用的。就算錯了你也會對這道難題更透徹,不要保證下次不會再錯。
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你如果對它產(chǎn)生濃厚的興趣,它一定也愿意和你成為好朋友。如果你一上生物課就感到乏味,當然也學不好。
生物是屬于理科,不要你花時間去死記硬背,只要你理解了其中的知識,記背起來就不是難事。做題目也是有一定的方法,要把知識從記憶中提取出來,把中間的概念、公式拿出來,看清題目的要求、條件,經(jīng)過大腦的邏輯思維去思考,最終得出答案。而且要注意不要寫錯別字,不要漏題,一些題型沒有看清的錯誤不要犯法。
考前的復習也是最重要的,雖然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,但如果在考前認真復習,你還是能把生物考好的。制定一個復習提綱,把每個單元要記背的圖畫后,標上結構。我還把每個單元的知識點,要記背的重點制成一個表格。反復記背,理解各個結構的功能變化、意義以及公式,還要在圖上記住它們的位置。這樣理解加記憶三遍左右,達到了以上幾個要求,相信生物考試你就能笑著去面對它。
考試的心態(tài)要調(diào)整好,你應該以樂觀、平靜去看待這次考試。你和它就像朋友一樣,幫助你共同完成這次考試。
我們相信,只要你上課認真、作業(yè)自主、反復復習、心態(tài)良好、考試仔細,你也一定能跨過這道坎,不再為生物考試而擔憂。

嗯。
學習生物需要天賦,能抓住書中的重點,有敏銳的觸覺與洞察力,做題要明察秋毫,了解題意,問題之然迎刃而解。
死記硬背對于學習生物并沒有任何作用,一個名詞解釋,一個生物現(xiàn)象,一條生化反應途徑等等,理解了即記住了,只記住了書上的死文字,而不懂其含義,不能融會貫通,是沒有任何意義的,不管是對于應試還是本身的學習都是如此。
表示還要很多的方面。
按著思路去寫就好了。
主要看自己怎么想吧。
表示這也是借鑒。
以上就是初一上學期生物的全部內(nèi)容。